你以為穩健的指數基金,已經默默虧慘了

來源: 市界2022-11-07 15:49:06
  

上證指數再次站上了3000點。


(相關資料圖)

兜兜轉轉,漲漲跌跌,重回3000點后,指數基金也跟著揚眉吐氣了一回。

作為跟蹤指數,并能復制其表現的基金,指數基金可以說是指數變動的直觀反應——指數點數代表著成分股的平均價格走勢,相應的,指數基金則意味著投資這一攬子股票所獲取的回報。

通常情況下,可以像股票一樣直接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的指數基金是ETF基金(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包括寬基ETF和窄基指數ETF。寬基不局限與某一行業,例如滬深300ETF,中證500ETF等;窄基則是行業ETF,例如銀行ETF、醫療ETF等。

截至11月4日,全市場共有742只(A/C份額分開計算)ETF,跟蹤著規模、行業、策略、風格等各種指數。

我們選取了中證500ETF、恒生ETF、滬深300ETF、科創50ETF以及上證50ETF基金,近兩個月和近一年的漲跌幅進行對比,發現五支指數基金在近一年的時間內,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跌幅。

如果將時間拉長來看,指數型基金曾在2007年、2015年以及2021年的牛市期間呈現出較好的表現,但如今卻出現了劇烈下滑,幾乎與八年前,也就是2014年相持平。

不過依然有相當一部分用戶對定投指數基金堅信不疑,認為指數代表著行業走向,是有國運加持的,肯定錯不了。

既然選擇投資,肯定無法避免風險。可以選擇在在低估值時買入,高估值賣出。

但現實卻是,能準確判斷并預測估值的投資者實在是少數。大家以為的抄底,往往只是山頂的開端。更何況指數是大量企業的組合,僅通過量化到市盈率指標來看,就相當于將一個復雜的模型,悉數押注在市盈率這一個指標上。

太片面了。

除此之外,還有人認為指數基金的費率低于其它主動管理型基金。確實,被動型指數基金的費率一般為0.5%,與主動基金1.5%的費率相比,可以減少成本。

如果說眼下除了指數基金,你已別無他選,那么選擇賽道又成了一道重要的考驗。

從中國上市的ETF基金今年的表現來看,煤炭、豆粕以及能源ETF的走勢喜人,年初至今分別上漲了26.17%、49.3%和26.85%;但影視和傳媒行業就沒有這么好運了,影視ETF下滑了36.72%,傳媒ETF則下滑36.36%。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廣發中證傳媒ETF聯接C基金的凈值已下滑35.88%,排名幾乎墊底。

如果你看中的是指數基金可以分散風險的特點,則需要慎重考慮,尤其是專注于某一行業的窄 基。滿倉都是股票,風險又能被分散多少呢?

所以,選擇指數基金一定要慎重,注意寬基和窄基的區別,還要選擇好賽道。做好了,是提款機;做不好,是絞肉機。

(作者丨市界 周周 編輯丨朗明 )

關鍵詞:

責任編輯:sdnew003

相關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