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次發現一級保護動物彩鹮,曾一度宣布中國絕跡,怎么回事?

來源: 貍貓之一聊科學2023-08-03 08:54:06
  

最近的慶市梁平區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有觀鳥愛好者如往常一樣結伴前往觀察鳥類,對于他們來說能看到各種生龍活虎的鳥類已是一大幸事,但沒曾想這天他們居然看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只見一只大型的鳥類站在樹上,看起來很像黑鹮,但身上的羽毛是栗紫色,隨著光線的晃動,似乎其身體隱約散發出綠色。這是什么鳥類?經過辨認,幾個觀鳥愛好者確定這居然是彩鹮!

上次彩鹮上新聞好像還是2022年5-6月份,當時也是觀鳥愛好者發現的,但他們目睹的卻不是鳥與自然的和諧景色,而是彩鹮被不法分子獵殺的場景。這個新聞你直接搜“7人獵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彩鹮”還是可以看到。


【資料圖】

好在這次看到的彩鹮非常健康,非常安全,而這也是重慶第一次發現彩鹮,這意義可就重大了,因為彩鹮曾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認定為在中國絕跡了。不過其實彩鹮其實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無危物種,咋我國如此看重呢?

彩鹮

彩鹮體重可達480-800克,體長為490-600毫米,是一種大型涉禽。它們看起來跟黑鹮、杓鷸都有點像,似乎不太好分辨,但其實知道其特征后,它們跟其他鳥類還是不太容易混淆的。

盡管它們遠看就是黑的,但實際上其羽毛是栗紫色,而且身上下背、腰、尾上覆羽具紫綠色光澤,翅的余部具綠色光澤,當陽光照射后,它們會散發出紫色和綠色的金屬光澤,配色相當的大氣優雅,很符合我國國畫的配色思路。當你看到它身上色澤被激發明顯的圖片后,你就會覺得“彩鹮”這個名字確定是貼切。

其鳥喙長而下彎,呈現出對比度不同的近黑色;其鳥腳則是綠褐色的。值的一提的是,繁殖期的時候它們的臉上的羽毛呈現藍色,而平時則還是栗紫色的。

它們的分布其實相當廣泛,只要是溫暖的區域,無論是熱帶還是溫帶區域,它們都有所涉足。在南歐、亞洲、非洲、澳大利亞以及美洲的大西洋和加勒比地區的大部分地區都能窺見其身影。

作為涉禽,它們喜歡的棲息地自然就是濕地環境,最好那邊有很茂密的植物,像是蘆葦、紙莎草啥的可以遮擋它們的身影,讓它們感覺到安心。棲息地的安全的對它們來說真的很重要,它們作為群居鳥類還會采取輪班的策略,就是輪流去棲息地的邊緣值班,時刻警惕各種情況。如果發現危險,值班鳥就會發出警告,然后大家一起逃走。繁殖期它們的警備會更嚴格。

為何是一級保護動物?

前面我們說了它們在國際上被列為無危物種,而且分布很廣泛,那為何我國將其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呢?

其實保護動物的裁定從來都不只是根據數量的多少來定的,老是強調數量那是因為這更直觀!保護動物的級別主要是以兩點來定奪的:首先是物種對原生生態環境是意義以及其研究價值;其次是這個物種在我國本土的分布和種群穩定程度。

拿這兩點來解釋的話就很明確了。

彩鹮作為涉禽自然就是以各類的水生生物為食了,而這些水生生物對水源環境的要求其實是很高的,而彩鹮想要滿足自己的食欲,就只能去尋找食物多的水域,因此它們就無形中承擔起了類似指示物種的作用,而且對一些水生昆蟲的遏制也是生態系統很需要的自然循環。

它們雖然數量不少且橫跨南北半球,但它們在我國的分布范圍本來就很小。而且隨著濕地棲息地的退化,外來植物的入侵,它們的生存空間不斷的減少,使得它們在上個世紀似乎徹底放棄我國的棲息地,轉而前往其他發展較慢的區域生存。直到2009年,我國的環境生態保護工作越發成功,棲息地恢復部分后,彩鹮才再次被我國觀鳥愛好者發現。

關鍵詞:

責任編輯:sdnew003

相關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