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汪小菲

來源: 越女事務所2022-11-22 15:29:35
  

From:Andre Edouard Marty

我寫個八卦。


(資料圖)

汪小菲曬了一張賬單,是給前妻大s和孩子的生活費用。

很多小報對明星的生活花銷報道,是失真的,yy程度較高。

但 汪小菲曬的這個賬單, 十分 煙火氣息。

兩口子的感情,外人難說。

賬單是客觀的。

這里面,略微可以看出一個中年人的賬本,壓力,還有…心態。

我嘗試翻譯下他的賬單。

以下全用的人民幣口徑。按0.23做的換算,1臺幣約0.23人民幣

1)汪小菲買的這個房子,大概花了9200萬人民幣。

他首付六成,掏了5500萬的樣子。

這個價格放在內地,比如京滬深,是頂級住宅的賣價了。

想必當初買房時,兩人是想好好經營小家的。

賬單中有清晰標明240期,那就對應著二十年期, 每月的房貸開支是24.38萬。

一年要還293萬。

哎,妥妥房奴。

但略有點奇怪。

汪小菲這個房貸, 我倒算出他的 房貸利率約5%。

我看過不少臺灣本地網友,曬自己的首套房貸利率, 是1.5%左右

臺灣房貸利率普遍低。

但汪小菲這個利率,高得直逼內地房奴了。

為啥他這貸款利率,這么高?

2)電費。

汪小菲重點噴了電費。

我看了下,大S家5月12日-7月11日,這兩個月花得多,總共花了1.45萬。

單月花了7200多塊錢。

是挺貴。

我找了下當地網友的科普,臺灣也是階梯電價。超過1千度電后,每度電費會暴漲到1.6塊錢一度。

怎么說呢。

普通家庭一個月花500塊電費,肉疼。

但明星花7200塊電費,又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堆傭人。 天氣熱了, 24小 時空調。花出這電費,倒不奇怪。

anyway

在汪小菲心里。

給具俊曄哪怕花1分 電費,都叫超支。。。吧?

。。。

3)汪小菲每月給兩個小孩子,分別是5.75萬的贍養費用。

兩人育有一女一兒,一個八歲,一個六歲。

汪的賬單看上去凌亂。

按邏輯講,每月給子女的贍養費, 是 固定金額給付的。

每月共付11.5萬,那合計算下來一年是138萬。

這個應該是一部分。

我看小朋友的學費還會 單獨加錢。以及,汪也承擔小朋友在瑞士上學的租金等。

汪小菲原話說:

“我對孩子毫無保留。”

4)給前妻家里的固定生活費,每個月大概是23萬。

這塊可能是兩人離婚時就協商好了的。

單給的生活費用,由前妻大S支配。 獨立于 小孩的贍養費。

賬單的數據記得零碎,看不到全貌。

如果是穩定支付, 一年下來應該有276萬 。

換句話說,除了房貸和娃的開支。 大S每年自由支配的,來自前夫的錢,應該 主要是這276萬。

零零碎碎,花在了家庭生活上。

。。。

所以了,按照汪小菲的口徑。

汪小菲給到前妻和孩子,整年是931萬的樣子。

其中。

31%的錢用于房貸;

至少15%直接用于小孩子;

還有30%用于前妻的家用。

剩余的就是零零碎碎的開支了。 物業費,水電費,司機費等等。

講真。

電費不是大頭。

借題發揮的背后,是熊熊心火呀。

房貸是剛性的,養娃是剛性 的, 都不好開噴。

電費它是個軟柿子,噴噴這個總可 以。

從另外一方來說。

賬單在離婚時,已經是談好了的。

大S今天 晚點時候,發了個聲明說:

“種種皆由我和小菲雙方同意,并具法律效力的法院調解書為證,我一概遵從。”

汪小菲反復發作,可能也是煩心吧。

他現在事業的重心是經營餐廳,做做直播帶貨。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環境, 遇到疫情 不輕松。

雖然情感已成往事,但前任又太出名。

都說愛過的人要彼此放過,但怎么好輕松放過。

經濟和子女因素,夾雜兩人之間,雙方仍千絲萬縷有關聯。

當愛過的 兩人,不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每1分錢都變得現實起來。

(以上有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假定汪小菲曬的賬單是真實的。以及賬單記錄零亂,有概率造成推算失真)

ps.

順便發散下。

一些八卦媒體, 對明星財務的分析,帶有很深的濾鏡,有失偏頗。

典型的是——

小報說xx明星嫁給上市公司老總,飛上高枝頭。

聽起來唬人。

但如果懂投資,會發現很多風光郎婿千瘡百孔。 負債高,杠桿高。公司股價長期走弱,容易財產崩潰。

浮華生活,并不見得堅硬。

回歸到普通人的生活。

我看了一些征婚的簡介。

征婚的一方給出的資產描述,聽上去也很厲害。

但表述重點 落在了 資產,而非負債 ;過分強調收益,而非風險;即使是資產,也是注水很多。

這。。。

關鍵詞: 盤點汪小菲資本版圖

責任編輯:sdnew003

相關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