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聞】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還有哪些路可以走?委員這樣呼吁

來源: 人民政協網2023-01-14 22:56:01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各項穩增長舉措持續落地賦能,作為投資先導指標的工程項目中標數量保持較快增長;地鐵人流熱度指數、生活服務業消費熱度指數穩步復蘇中,預示2023年經濟發展內生動能有望回穩走強。”1月11日上午,走出四川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會場,省政協委員延華對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的目標,表示非常贊同。

“在經濟預期向好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三年疫情沖擊,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就業和消費嚴重承壓。”延華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清醒地預判了“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并提出了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等五項重要措施和要求,并特別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強調提振民營企業信心。

鑒于信心在擴大內需的關鍵核心作用、民營企業增長與GDP增長比例差距加大以及居民消費意愿嚴重低下等因素,延華呼吁,把恢復、提振信心作為全省拼經濟搞建設的重要抓手,推動經濟回暖,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消費收縮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能力低、對未來預期不穩、信心不足。要把增加居民收入、加強社會保障、提升消費能力、穩定預期和信心放在優先位置。”延華表示,除了全國性消費收縮因素外,2021年,四川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0元,位于全國較低水平。她建議,通過采用失業救濟、對低收入和貧困人群發放補貼等措施,緩解疫情沖擊造成的基本生活困難。重視居民中、長期收入穩定提升,可制定實施普惠制的在職教育計劃,大力提升就業人員的技能、技術、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大社會保障投入,提升居民中長期預期和信心。

四川歷來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尤其是2022年,接連出臺項目審批提速的政策措施,升級改造全省民營企業維權平臺,推出系列助企紓困系列措施;省委統戰部創新開展了部領導與民營企業家“面對面”和“鍵對鍵”溝通協商,出實招為民營企業紓困釋疑;省政協就“拖欠民營企業款項”展開監督性調研,推動各地解決拖欠民營企業款項問題,受到了民營企業家們的廣泛支持。

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還有哪些路可以走?延華呼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依法治理和打造公平有序營商環境著手,恢復并大力提振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她建議,市場監督管理和執法部門加強對大企業(包括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壟斷、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違反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和執法,維護市場公平競爭,讓每個市場主體感受到公平正義;制定有效規則和措施,遏制低于成本的不正當競爭,引導、規范民營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進行差異化良性競爭,避免“劣幣驅除良幣”;宣傳民營企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貢獻,讓民營企業家有自豪感,帶動更多的人創業創新,貢獻經濟和社會發展。她還提醒,政策制定要有科學性、前瞻性、持續性,讓民營企業對未來有明確的預期,有信心敢于奮斗、敢于投入。

“還要更加注重產業政策的普惠性、引導性,加大普惠性支持政策。”延華表示,對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訓、專業認證、研發等經營管理活動,應簡化申請程序,按企業實際發生的費用給予補貼,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加強公司治理,轉型“專精特新”,持續發展。

記者:韓冬

通訊員:郭健

編輯:薛婧

審核:周佳佳

關鍵詞:

責任編輯:sdnew003

相關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