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裝睡了!

來源: 城市財經2023-08-07 12:07:19
  

作者:子非魚

01


【資料圖】

接棒鄭州,南京出招了

市場都在盯著北上廣深的動作,但等了個寂寞,快一個禮拜了,四座頂級城市已經只聽雷聲,不見雨滴。

反倒是二線省會城市率先出招,鄭州第一個跳了出來,雖然出臺的都是些不痛不癢的招數。關于鄭州放松措施的分析,本號上周已經寫了。

鄭州之后,南京于8月4日發布了《進一步優化政策舉措促進南京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共8條措施,比如:

新房補貼。在市六區購房,給予一定比例的購房補貼。

房票棚改。也即針對棚改戶,不是補償房屋,也不是直接給錢,而是給只能用于購房的抵用券。這是去年以來很多城市發布的招數。

此外,還包括提升預售監管資金使用效率、優化差異化供地、促進商辦市場良性發展等。

和鄭州一樣,也都是些不痛不癢的措施,沒有什么亮眼的、大力度、實質性的利好措施出臺。

就連住建部要求的降首付都沒有執行。南京目前的首套房首付比例都是30%,二套房首付最低也是30%。二套房首付沒有下降空間,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下降空間還是有,東莞、佛山等城市去年就降到了20%。

南京是去年發布救市措施最多的城市,沒有之一。

經歷了去年不斷放松,南京取消了認房不認貸。限購方面,南京除了核心四區外,其他片區都放開了限購,而且核心四區的社保要求已經降低至半年,和全盤放開限購基本沒有區別。

所以,南京這一次發布的措施不痛不癢,也是預料之中。該出的招數去年都出了,如果還要有創新,南京也不敢做這個出頭鳥,只能等北上廣深的行動,再做調整。

這是當下大多數二線省會城市的想法。

02

南京需要大招

從市場表現來看,南京其實需要實質性的大招來托底,因為這座城市新房成交量已經跌到谷底了。

新房方面:

南京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數據顯示,7月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2722套(不含高淳、溧水),環比下滑18.7%。

二手房方面:

南京7月份成交量6827套,已經四連跌,相比于3月份的高峰時期跌超了一半。

價格方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南京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2%,二手房環比下跌1.1%。

賣地方面:

上半年南京共成交地塊38幅,賣地總收入達355億元,同比去年上半年漲幅高達76%,而觸及最高限價的地塊仍分布在河西、城南等熱門片區。

有媒體看到同比上漲了76%,就說南京的土地市場表現不錯。但是,整體來看,南京的賣地收入相比于過往,仍無法直視。

要知道,2020年上半年南京的賣地收入是750億元,今年上半年的賣地收入還不到2020上半年的一半。2021年南京全年賣地收入2114億元。

一句話總結當下的南京樓市,新房跌至谷底,二手房四連跌,賣地收入大跳水。

面對此情此景,南京需要實質性大招來釋放需求,釋放成交量。

但當下需要大招的又何止南京。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7月份已經跌破10000套地板線了。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北京市住建局

武漢7月份新房成交量也跌至谷底,只有4881套。

根據克而瑞披露的7月份重點30個城市新房成交面積數據來看,絕大多數城市無論環比還是同比,都在下跌。

當下各個城市的成交量,再度進入了比慘階段。這種背景下,沒有哪個城市不需要大招。

那到底該出怎樣的大招?

降首付有用嗎?顯然沒用,降首付的本質是加杠桿,雖然降低了上車首付,但增加了貸款成本。在整體都在尋求降負債表的大背景下,沒有多少人會買賬。

放開限購呢?一線以下城市,基本都放開了限購,有些如武漢、南京、蘇州、杭州等城市,雖然仍保留了核心區的限購,但社保要求降到了最低,落戶門檻也降到了最低,和完全放開基本無異。

至于取消認房認貸,一線城市或許能推動一波成交,但一線以下城市沒有用。去年南京、蘇州、天津、鄭州等一批中心城市已經取消了,但見效甚微。

本號認為,真正應該出臺的大招,是取消限跌令。

當下各城市遭遇的樓市困局,都是當年房價拼命上漲造成的。

現在,浪潮褪去之后,才發現,原來房價與民眾收入之間的鴻溝,已是無法逾越的天塹。

這種巨大的落差,并不是任何一個救市招數能夠管用的。

目前樓市的主要癥結在于高房價與低收入之間的鴻溝,在喪失預期和收入與就業不確定性加大之間的矛盾。

這些問題不解決,任何大招都不頂用。

但是,去年以來有二三十個城市發布了限跌令。有些城市雖然沒有發布,但也不允許房企降價太狠。比如今年上半年的昆山,兩個項目降價太多,被喊停了。

我在文章中早就說過,樓市最怕的不是降價,而是僵持。這種環境下,非要犯犟,阻擋房價下跌,房企會更難生存,土地也更難賣出去。

03

誠意降房價,才能救樓市

現在樓市遭遇的困局是:

第一,不想買的人越來越多。沒有信心沒有預期,中產以上階層都在觀望。

第二,買不起的人越來越多。收入和就業不確定性加劇,高房價與低收入的局面沒有絲毫改善,買不起房的人越來越多,需求斷代情況越發嚴重。

但很多地方都限制房價跌幅過大,甚至直接干預。干預的后果,便是如今的局面。

這一次調整,實際上是購房者不再愿意為高房價去買單。除非你降到我的心理價位,否則別想我掏錢買房,這是現在大多數購房者的心理。

你要是再上漲,那我就徹底躺平。

從心理學上來說,當一個人覺得想要得到一樣東西,通過自己的奮斗可以,那最能激發一個人的向上熱情。

如果一件東西輕而易舉就能獲得或者無論如何努力都獲得不了,前者會讓人喪失斗志,后者則會讓人徹底躺平。

而當下的高房價與低收入之間的天塹鴻溝,產生的結果便是后者。

只有誠意降房價,才能緩解現狀。但是,現在所有的政策和引導,都與降房價無關。

這樣,只會讓樓市越來越冷,讓躺平的人越來越多,逆反心理越發嚴重。

地產大咖馮侖認為:

樓市已經過了「青春期」,本來就到了自然的減量階段,所以不存在救不救的事情。就相當于它不長個了,我們非要把這些過了青春期的人,愣給他叫回來,天天給他打激素,把骨頭縫給它拉起來,然后穿內增高,你這就害他了。

房地產降價并非什么壞事情,因為降到一定的時候,可能大家買房的欲望又會回來一點

本號認為也是如此,樓市救不救已經沒有什么差別。如果非得說因為房地產牽扯上下游產業,關聯著幾千萬人就業,需要托底,那就降房價吧。

只有降房價才能釋放流動性,才能讓房地產健康發展。不降,只能僵著,積壓風險。

放松限購,降首付,不給民眾降壓減負,只是號召大家去買房,在收入和就業不確定之下,還在想著繼續掏空大家的錢包,讓大家背負更重的債務。

只能換來,一聲嘆息!

關鍵詞:

責任編輯:sdnew003

相關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