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昨日上午,中重度慢阻肺患者規范化呼吸康復項目第二階段培訓會在海滄正元希爾頓逸林酒店召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鄭勁平教授、關偉杰教授、王鳳燕博士出席。
慢阻肺是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發病率高,潛在人數多,同時具有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負擔等特點。2021年,廈門市與鐘南山院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級呼吸防治團隊戰略合作,聯合開展全市首個慢阻肺臨床專項研究——中重度慢阻肺早期干預及規范化管理項目,在全市3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院招募一定數量的慢阻肺患者,開展為期96周的觀察性研究。
截至目前,我市已篩查近萬名存在肺功能障礙的患者,項目入組人數828人。下一步,我市計劃招募555例患者進入臨床研究隨機試驗階段,推動慢阻肺早防早治,預計于今年12月前完成受試者招募工作。
記者了解到,年齡為40歲-80歲符合慢阻肺診斷的患者,常住地為廈門市,在知情同意、理解并積極配合隨訪工作的前提下,可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衛生院,經評估后加入中重度慢阻肺早期干預及規范化管理項目。評估后不符合入組條件的患者,也可通過參與家庭醫生簽約,享受慢阻肺專病的連續性管理和健康指導。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