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鐵上藏著“小心機” 讓溫暖直達心底……

來源: 原點新聞2023-07-06 18:00:25
  

乘坐地鐵是日常

你注意過

車廂里的


(相關資料圖)

扶手拉環嗎?

7月4日8時許

忙碌的上班早高峰時段

在西安地鐵2號線電視塔站內

人們行色匆匆

登上列車守著一隅之地

有人在低頭熟睡

也有人聽著歌環顧四周

在不經意間

發現印在車廂拉環上的寄語后

會心一笑

一句句來自陌生人的鼓勵

成了出行中最治愈的瞬間

分享浪漫

地鐵是城市的記憶容器

“與其感慨路難行,不如馬上出發”

……

車廂內

每一個扶手拉環上

都記錄著不同的故事

“昨天的太陽曬不干今天的衣服,明天的風雨淋濕不了今天的自己”

在這里

不僅有陌生人的相互鼓舞與祝福

還有才華橫溢的市民

從烹飪中得到啟示

↓↓↓

煎和熬都是使食物變得美味的方式,加油也是。

也有市民字字深情地寫下

↓↓↓

地鐵,是我想見你最快捷的方式;你,是我這座城市最想見到的人。

還有拼搏追夢的見證

↓↓↓

工作,一端是家庭,一端是生活;地鐵,一端是起點,一端是終點。我們每日擺渡,只為看到更美好的明天。

……

篇幅雖短

卻可窺見西安人生活中的

浪漫與堅韌

作為西安地鐵的客流擔當——2號線二期于6月27日開通,增設常寧宮、何家營、紅會醫院北區、草灘四座車站,讓居住在常寧新區、高鐵新城的市民,更自如地穿梭在西安中軸線上。

隨著線路向北、向南延伸,原本的終點站也發生了改變,引發不少學子在社交媒體上追憶往昔。

而車廂拉環上的短文,“2號線的終點不再是韋曲南西安北,地鐵線都可以延長,我們的人生又怎么能停滯不前呢”,悄悄致敬著青春里的遺憾。

“地鐵像是城市的記憶容器,車廂里像是一個微觀世界,在這里大家緊密又疏離,藏著各自的心事短暫停留。把這些鼓勵的話、遺憾的事、憧憬的未來,寫到拉環上,分享給陌生的路人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搭乘地鐵的市民姜女士說,在疲憊的時候,被這些文字治愈了。

正值暑運期間

地鐵上也有游客拿手機

為拉環上的寄語拍照

↓↓↓

“先是在青龍寺站里偶遇了‘博物館’,滿墻文物看得見的歷史。后在車廂看到拉環上,不僅有古詩詞,還有市民寫的心里話,讓人很有共鳴,西安真是一座有情懷的城市。”來自天水的游客楊女士感嘆道。

正如市民投稿所寫——

白日西安,入夜長安

千年古都,永葆常安

持續征集

滿載市民期許駛向遠方

地鐵車廂拉環上的故事從何而來?

為什么我乘坐的地鐵上沒有?

未來是否還會持續征集與更新?

↓↓↓

原來,為加強與市民游客的互動交流,更好地發揮地鐵作為宣傳城市歷史文明窗口的作用,早在2020年底5、6、9號線開通前,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就通過官方微信平臺面向廣大市民發布征文,內容主要圍繞市民與西安這座城市的溫暖記憶,以及對西安地鐵的祝福與期盼。

市軌道交通集團工作人員李靖陽:

“你所看到的拉環卡片是最新出爐的市民留言,在2號線二期開通前一夜完成了更換。”

地鐵征文活動已順利開展了三期,共收到近千條市民的精彩留言,其中80余條語言凝練且富有深度的寄語脫穎而出,被制作成卡片安裝在列車扶手拉環上。提及策劃這場活動的初衷,李靖陽坦言,一方面是為了留下市民與西安地鐵的暖心回憶,讓美好的瞬間定格,溫暖更多的來往行人,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講好西安故事、講好地鐵故事,傳播社會正能量。

市民若偶遇這趟承載著祝福與期許的列車,不妨多瞅一瞅藏在扶手拉環里的“深情告白”。

截至目前,市軌道交通集團已陸續在西安地鐵2、5、6號線部分列車拉環上安裝印有市民精彩留言的卡片;在4號線部分列車拉環上印制與西安有關的古詩詞,讓西安的浪漫與堅韌,溫暖每一趟出行。

沒搭乘上安裝有市民寄語的列車也不必遺憾。努力奔跑十余年,西安地鐵緊密參與著市民的日常生活,吐納著城市的日夜更替,未來市軌道交通集團還會持續征集市民與西安的回憶、與地鐵的故事,不定時上新、更替,讓更多列車滿載市民的美好期許駛向遠方。

車廂拉環

方寸之上

讓心里話在這里發光

編輯:秋秋

主編:林晨

責編:高明煜

部分內容來源:文明西安 西安日報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責任編輯:sdnew003

相關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