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第二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在京舉辦。“時代楷模”、國網天津電力員工張黎明受邀出席大會論壇,攜多項創新成果參加大會展覽,同時,其牽頭負責的《配網帶電作業智能裝備研制及應用》獲評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創天津市在該獎項上的最好成績,并作為天津市唯一創新項目代表在“工匠路演”環節展示。
大會以“匠心筑夢 技能報國”為主題,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旨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廣大職工群眾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大會主要包括展覽和論壇活動,設置“工匠路演”環節,并在閉幕會揭曉并表彰第七屆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
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選始于2004年,每三年舉辦一屆,對持續深化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產生了重要引領和巨大激勵作用。本屆活動共有100項創新成果獲獎,其中一等成果3項、二等成果15項、三等成果30項、優秀成果52項。張黎明牽頭負責的《配網帶電作業智能裝備研制及應用》經層層選拔,在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作為天津市唯一項目獲評大賽二等獎。
《配網帶電作業智能裝備研制及應用》即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該項目自2016年啟動,截至目前已將迭代升級至第四代,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全國21個省份推廣應用,累計代替人工作業超過4.2萬次,邁出了產業化的堅實步伐,在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等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該項目還在大會“工匠路演”環節由張黎明進行了現場發布,彰顯了新時代電力產業工人的智慧,得到了專家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被評為“優秀項目”和“精彩展示獎”。
同時,張黎明在大會展覽環節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勞模工匠和創新愛好者們現場展示了其牽頭研發的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移動共享充電樁、新型驅鳥器等創新成果,并通過全國總工會“云游展區”線上直播活動面向廣大網友進行了云展示。其中,移動共享充電樁一樁可覆蓋多個車位,極大程度滿足了老小區居民充電需求,目前已在濱海新區惠陽里、紅霞里等小區建成投用,逐漸成為了保障居民綠色出行的新“利器”。
在大會論壇活動中,張黎明作為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一、二等成果獲獎代表參加“頂尖科學家、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交流”和“巾幗工匠”兩場論壇,與兩院院士科學家、卓越工程師、知名企業家與大國工匠代表、巾幗勞模工匠代表齊聚一堂交流研討。
張黎明表示,他將以出席本次大會為契機,以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加快推動國網天津電力干部員工隊伍實現“個體先進”向“群體先進”進而向“全體先進”的拓展升級,引領帶動更多產業工人參與到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中,為我國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賦動能、作貢獻。(姜云龍 李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