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羅湖推進預付式領域應用數幣試點推廣。 羅湖市場監管局供圖
市民在深圳龍華區一家超市用“數字人民幣春節留深紅包”采購食品。 新華社資料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幾百元的理發卡、洗車卡、餐飲卡,到成千上萬元的健身卡、培訓卡、美容卡,預付式經營常見于企業經營和居民消費的各個領域。然而,退卡難、退費難、發卡機構卷款跑路等現象也時有發生。來自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數據顯示,去年共收到預付式消費投訴超萬宗。
如何破解預付式經營的監管難題,切實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分析人士認為,預付式消費維權難、相關部門監管存在職責交叉問題,如何從根源解決預收資金的監管,為預收資金加上“安全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今年6月,深圳啟動預付式經營領域應用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此舉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次,被視為破解預付式經營難題的關鍵舉措。
去年深圳市消委會收到預付式消費投訴超萬宗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良好的消費環境是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消費環境工作,出臺專門措施打造放心消費環境,有力推動深圳全國百城消費者滿意度從2020年的第57名躍升至2022年的第12名。
成效十分顯著,但也還有不少短板。預付式消費領域存在的問題就是最突出的短板。有關預付式經營領域退卡退費難、商家跑路等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較為頻發,發卡機構卷款跑路、倒閉失聯的現象時有發生,消費者切身利益受損,真正是“小小一張卡、為難幾十家”。
今年3月1日,多位在深圳市各區一連鎖瑜伽門店內購課的消費者反映,她們在門店內花費數千至數萬元購買了瑜伽課程,而門店卻突然宣布停業,部分門店工作人員失聯,涉及金額數百萬元。而這僅僅是預付式消費維權事件的冰山一角。深圳市消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消委會共收到預付式消費投訴超萬宗,同比上升3.42%,其中消費者投訴經營者停業或關門跑路的投訴占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23.6%。
數幣不可篡改 可規避資金違規挪用風險
據介紹,數字人民幣具有可控匿名、不可篡改、可編程等特征。在預付式經營治理中引入數字人民幣,實際上就是采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進行預付資金管理。通過消費者、經營者及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對預付資金加載智能合約,采取消費者和經營者協商一致、按照約定支取預付資金的方式,實現交易的順利完成。
這種交易方式一方面將合同條款寫入智能合約,商戶不能隨意劃轉消費者預付的資金;另一方面,在實際消費之前,預付資金仍然屬于凍結狀態,有效保護消費者資金安全。同時使用數字人民幣還能夠實現對預付式資金的可追溯管理,確保預付式資金不被挪用,為面臨可能存在的預付式經營者“爆雷”“跑路”等極端情形,為消費者追回損失提供證據保障。
在數字人民幣預付式監管模式下,每一筆預付費訂單資金均加載智能合約,實現一定比例的資金自動凍結,在滿足消費者與商家簽訂合約的相關條款后,凍結資金可在規定時間內逐步解凍,如“一課一釋”“一周一釋”“一月一釋”等,無需引入第三方“中間人”角色,徹底規避資金違規挪用風險,而且靈活及時的監管資金釋放方式還可緩解商家因資金監管帶來的現金流緊張問題。
比如說,消費者徐先生預付了5000塊錢美容美發卡,實際僅消費200元。那么200塊錢是歸屬于商家,如果出現商家跑路等問題,剩余的4800塊錢依然在數字人民幣的賬戶上進行監管,消費者可以更好地去追索這筆錢。這一舉措,可以很好地解決退款難、追償難等預付式消費痛點問題。
推進數幣在預付式領域規模化應用
深圳推動數字人民幣在預付式經營領域的試點由點到面,逐步深入。從2022年深圳發布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教培機構預付式平臺以來,逐步將試點延伸至文旅、餐飲、寵物、運動健身等行業。今年6月以來,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寶安、龍崗、羅湖、南山、坪山等各區積極落實預付式經營領域專項治理,豐富拓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陸續在教培、健身、美容美發、重點餐飲、寵物服務等預付式重點消費領域場景的推廣應用,取得初步成效。
以農行深圳分行數字人民幣應用為例,今年5月,在市市場監管局和深圳人行的指導下,農行深圳分行與福田區政府開展教培行業數幣預付試點的全面戰略合作,合力推進數幣預付試點工作向全行業拓展。目前,農行數幣預付平臺已服務商戶超40家,覆蓋教培、餐飲、診療、養老、體育五大行業板塊,累計為超900位消費者提供預付資金智能監管保障,監管資金逾270萬元。
然而,數字人民幣的推廣應用,不僅與政策推動相關,更是市場需求驅動的結果。
預付式消費模式之所以存在,是該模式下能夠幫助經營主體快速匯攏資金,確保經營資金流。同時部分商家也通過打折優惠等促銷手段,引導消費者采用預付消費模式。引入數字人民幣就意味著,商家將失去這部分“現金流”,商戶積極性或受影響,甚至取消相關的優惠促銷活動。
如何兼顧消費者和經營者的雙邊訴求,提高商家和消費者接受數字人民幣的方式,成為推進數幣在預付式領域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有人士建議,可以將“信貸”服務與數字人民幣結合的方式進行破題。
記者了解到,深圳在推進數字人民幣在預付式消費領域應用過程中,已在聯合相關部門,為商家提供相應的信貸支持,通過手續費減費讓利等服務,減少對商家資金流動性的影響,進而提高商戶積極性。
鏈接
比如說,消費者預付了5000塊錢美容美發卡,實際僅消費200元。那么200塊錢是歸屬于商家,如果出現商家跑路等問題,剩余的4800塊錢依然在數字人民幣的賬戶上進行監管,消費者可以更好地去追索這筆錢。
采寫:南都記者 張艷麗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