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產業鏈深度調整,制造業國際化布局加速的背景下,3月27日,由太倉市瀏河鎮人民政府與中集產城園區運營公司(蘇州)聯合主辦、樹谷出海服務商協辦的關于“擁抱全球機遇,共赴制造業出海新征程”專題研討會在中集太倉智能制造產業園舉行。
民建上海市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樹谷出海創始人何愛平,惠裕全球家族智庫專家、樹谷出海合伙人袁鴻濤、李弘毅,中集產城園區運營公司(蘇州)副總經理王艷萍,以及瀏河鎮20多家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制造企業負責人40余人參加活動,共同探討新形勢下中國制造業出海的戰略路徑與實戰解決方案。
出海黃金期:從"成本紅利"到"系統競爭力"
中集產城園區運營公司(蘇州)副總經理王艷萍在活動主持中指出:“當前,制造業出海已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深耕’,企業需在政策合規、本地化運營、資源整合等方面構建系統性能力。但“如何精準錨定目標市場、規避政治與經濟風險”仍是企業核心關切。
惠裕全球家族智庫專家、樹谷出海合伙人袁鴻濤以《出海巨浪下的錨如何拋》為題,從宏觀視角剖析全球政經變局對制造業的影響,分享了企業出海的策略、模式、路徑和風險因素等。他以地緣政治經濟學視角剖析了出海底層邏輯:“發達國家‘友岸外包’政策與新興市場工業化需求,形成了制造業梯度轉移的歷史性機遇。”
樹谷出海東南亞路徑:合規落地成核心競爭力
民建上海市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樹谷出海創始人何愛平建議制造業老板不要盲目跟風出海,要認清自身企業核心需求,以“降本增效”為目的,有效規劃全球化資源配置。她在《制造業如何高水平“走出去”及出海東南亞成功路徑分享》主題演講中,分析了制造業流行出海東南亞原因,目前制造業出海東南亞涵蓋的行業領域 ;并以"中國-新加坡-越南"三級出海模型為例,詳解如何通過新加坡控股公司實現投資架構優化,再以越南生產基地獲取低成本和關稅優惠,最終完成產業鏈區域化布局。
在自由問答環節,個別參會企業圍繞“跨境資金回流”“出海安全問題”等議題與專家展開討論。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厘清了出海宏觀邏輯,更獲取了落地東南亞等市場的具體策略,對后續出海戰略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政企協同:構建出海生態服務體系
近年來,太倉市瀏河鎮牢牢把握濱江臨滬區位優勢,積極釋放長三角一體化等多重戰略疊加機遇紅利,以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為主導的工業產業體系發展不斷拓展深化。2024年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9.38億元,進出口貿易超4.28億元。瀏河鎮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深化,中國制造業的國際化征程亟需樹谷出海服務商這類“賦能者”,以專業與生態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作為瀏河鎮高端產業聚集標桿園區,蘇州中集太倉智能制造產業園(濱江興業港一期)匯聚了一批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汽車零部件等行業隱形冠軍和重點企業,致力于打造臨滬區域最具價值的高端智造興業港灣。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園區企業參與制造業出海實踐提供重要指導,也將進一步為瀏河鎮轄區內企業融入全球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作為園區運營方,中集產城始終專注于產城融合事業,以“園區運營專家”為愿景,“一體兩翼、輕重并舉”為發展戰略,聚焦戰略新興產業,開展產業園區投資開發、招商運營兩大核心業務,打造產業園區核心能力建設——前瞻的產業研究、精準的產業定位、“專業化”的產業招商、“精細化”的園區運營、“體系化”的產業促進,致力成為中國產業園區行業領跑者。
樹谷出海服務商:打造“扎根式”本土化出海服務模式
作為活動協辦方,樹谷出海的解決方案引發江浙滬政府和制造業關注。樹谷出海以新加坡為樞紐,構建了覆蓋東南亞多國的"落地服務網絡"。區別于傳統咨詢公司,其創新性提出"三階段滲透法":前期通過大數據匹配"政策-產業-成本"黃金組合;中期聯合當地產業園提供"注冊-合規辦理-本土竟品測試"一站式服務;后期導入本土分銷渠道和本地化營銷實現品牌沉淀。
據悉,樹谷出海服務商(上海樹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7日參加了“絲路電商”合作創新發展大會暨2024全國“絲路云品”電商周啟動儀式,樹谷出海在絲路生態區和虹橋品匯、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歐圖、阿里巴巴國際站、百秋、東方商業、鍋圈食匯、中國信保、億電通、義達跨境、圓通速遞、韻達國際、中通云倉、東方絲路、申通快遞等全市40家企業一起設立展臺,并于現場舉辦對接會。
記者觀察,中國制造業出海的新邏輯——單打獨斗時代終結,需借力"政府引導+產業集群+專業服務"的生態系統。正如瀏河鎮政府所實踐的"政府+中集產城園區+樹谷出海服務商"模式,助力中國企業在新全球化浪潮中贏得先機。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