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悄然興起:眾多公共營養師紛紛投身中醫知識的學習。這一跨界趨勢,不僅為公共營養師的職業發展開辟了新方向,也為整個健康服務體系注入了全新活力,推動著健康產業邁向更精細化、個性化的發展階段。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營養師紛紛開始學習中醫?首先是民眾健康需求的演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大眾對健康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基礎營養,而是向慢性病調理、養生保健等個性化健康管理領域拓展。傳統以現代營養學為核心的服務模式,在面對個體復雜體質和多元健康訴求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其次,中醫食療理念獨具魅力。當下快節奏生活使慢性疾病高發,失眠、腸胃不適等問題困擾眾多人群。藥物治療常有副作用,中醫食療則側重于整體調理,激發人體自愈能力,溫和改善健康。再者,行業競爭壓力成為強大助推力。具備中西醫結合知識儲備的營養師,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能吸引更多客戶,拓展業務,獲得廣闊晉升空間。
民眾日益多元的健康需求、中醫食療的獨特魅力以及行業競爭壓力,推動眾多公共營養師投身中醫學習。但這真的是明智之選嗎?《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 年)》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傳統食養服務,充分發揮我國傳統食養在現代營養學中的作用?,F實也給出了有力印證。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等機構曾組織行業調研,發現融合中醫理念的營養服務在慢性病管理、亞健康調理等領域表現突出。如2024年協會調研顯示,提供中醫體質辨識服務的健康管理機構客戶留存率平均高出行業均值18%左右。這充分說明,公共營養師學習中醫,可有效提升服務品質,契合客戶多元需求,有力拓展職業發展空間。數據來源:《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
在日常工作中,公共營養師學習中醫好處頗多。在客戶健康評估環節,他們融合中醫望、聞、問、切與現代營養學手段,通過觀察面色、舌苔、脈象,洞察氣血臟腑情況,結合身體成分、膳食調查數據,定制貼合個體體質的營養方案。在營養方案制定上,遇到長期熬夜導致肝腎陰虛的客戶,他們一方面依據現代營養學,推薦富含維生素與優質蛋白的食物;另一方面運用中醫知識,建議食用枸杞菊花粥等食療方,兼顧營養補充與身體機能調理,提升方案成效。同時,秉持中醫“治未病”理念,營養師引導客戶從合理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等細節著手,樹立正確健康觀念,預防疾病,實現從營養顧問到健康管理者的轉變,收獲客戶信賴,拓寬職業發展空間。
既然公共營養師學習中醫已成為行業趨勢,那么,如何有效學習中醫知識以及拓寬學醫途徑將成為關鍵問題。值得慶幸的是,國家政策層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非醫學專業人士學習中醫。如2007年施行的《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原衛生部52號令),指出:以師承方式連續跟師3年后取得師承出師證,實習1年,憑此證可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201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第 61、70條指出:跟師學習以及師帶徒的重要性。
政策東風頻吹,一時間,中醫師承成為非醫學專業人士學習中醫的好選擇。它作為中醫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強調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臨床帶教。非醫學專業人士跟隨中醫師父,既能系統研習中醫經典理論,又能在臨床實踐中,深入體悟師父診療思路,積累寶貴的臨床經驗。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習模式,有助于學員快速掌握中醫精髓。此外,師承人員還能傳承中醫醫德醫風,為成長為一名嚴守法規、德藝雙馨的中醫從業者筑牢根基。
北京環球優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優路教育”)于 2005 年成立,已在全國200余城市設立全資控股分、子公司,業務輻射全國。其業務范圍廣泛,包含職業教育培訓、中醫技術培訓、國學培訓、出國留學服務及信息技術服務等領域。優路醫學作為旗下關鍵運營板塊,專注醫藥領域職業教育培訓,聚焦執業醫師、中醫傳統師承等多個核心項目。
在中醫師承項目上,優路教育積極革新。師資方面,匯聚來自知名醫藥院校的國內知名醫學專家學者,他們學術深厚、學歷高且臨床經驗豐富。課程設置方面,既包含中醫基礎理論等核心課程,又有臨床跟診實踐、模擬考試等特色教學環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助力學員掌握理論并提升臨床技能。教學方面,創新OMO教學模式,錄播+直播+線下面授,三維合一,為師承人員學習帶來全新體驗。服務方面,遵循學前、學中、考前三個重要階段,借助智能題庫、小優督學等工具,為學員提供暖心督學指導。
為解決師承人員“一師難求”難題,優路教育推出“百城中醫師承培養計劃”。相關團隊深入各大城市的中醫院、診所、院校挖掘帶教老師,目前師資已覆蓋近20個省份、300多市,所安排老師均符合原衛生部 52 號令政策要求,臨床經驗豐富。師資匹配遵循就近原則,方便學員跟診學習。
在健康理念不斷更新、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眾多公共營養師毅然踏上學中醫的這一征程。誠如魯迅先生所言:“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p>
他們以積極姿態為健康事業出力,他們把現代營養學的定量分析和中醫整體調理智慧相結合,為民眾定制健康方案……不管是為慢性病患者調理飲食,還是幫亞健康人群改善生活方式,都全力以赴。這既實現了個人職業追求,又推動健康產業在創新融合中發展,為“健康中國”藍圖的實現增添動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