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早晚都賺錢!公募瘋狂布局美股指數 有的已獲利7倍

來源: 券商中國2023-08-03 11:38:31
  

美股賽道及其QDII產品,已成為大型公募的一大競爭優勢。

盡管大型公募基金在A股市場的業績比拼上風頭弱于中小公募基金,但在美股產品的賽道布局上,犀利的業績表現已讓許多大型公募在業績排名中挽回顏面。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大型公募競相布局的納斯達克指數賽道上,入局最早的公募已在該賽道獲利7倍,入場晚三五年也都實現兩倍以上收益,去年最后一個月才入場的公募截至目前的七個月內也獲利35%。


(資料圖片)

美股倉位不同,業績也大不同

強勁的美股走勢,正推動公募旗下美股QDII產品業績的持續攀升,在全市場100強基金產品中,已出現越來越多的美股QDII基金身影,這在此前并不多見。Wind數據顯示,廣發全球精選股票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已達44%,華夏全球科技先鋒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達到43%,跟蹤美股指數的國泰納斯達克基金產品今年以來也獲利超過40%。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相對于此前公募基金在美股市場出現的栽跟頭,基金經理在美股市場開始賺錢的一個核心策略變化是,越來越多的倉位集中在美股的本土龍頭公司上,而非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

以華夏全球科技先鋒QDII基金為例,該股今年來的美股前十大股票持倉清一色為美股本土企業,在今年一季度初所持有的全部32只股票中,有31只為美股本土股票,唯一一只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倉位比例僅為0.79%,在全部持倉股票中排名第26名。與華夏全球科技QDII集中操作美股不同的是,上海一家公募旗下的全進科技QDII在持倉上淡化了美股的倉位策略,美股整體股票占比在今年年初僅為38%,這使得這只來自上海的科技類QDII業績,大幅跑輸華夏全球科技先鋒QDII約25個點。

即便是消費賽道,基金經理對不同區域的消費股的布局策略,也決定了基金經理在2023年的業績好壞。在消費頂流所管理的公募基金業績陷入泥沼之際,公募基金在美股的消費QDII產品卻取得亮眼的業績。

Wind數據顯示,華寶基金旗下的華寶美國消費QDII今年來的收益率超過34%,該只QDII的前十大股票主要集中在亞馬遜、麥當勞、家得寶、勞氏、星巴克等股票上。與華寶基金的這只消費QDII基金全押美股不同,北方一家公募旗下的全球消費類QDII在今年初只給美股消費約20%的倉位,這一策略使得這只消費賽道QDII業績受到其他區域倉位的嚴重拖累,今年以來該消費QDII收益率僅為0.02%,跑輸華寶美國消費約34個點。

入場早晚都賺錢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旗下的美股QDII產品的業績強勢,也不僅僅局限在今年以來的短期業績表現上,從較長的周期看,公募發行的美股指數產品對其發行的其他指數產品構成碾壓優勢。

“有段時間某科技類指數很火,后來我買了該指數50ETF,虧了很多,但買了不多的美股指數QDII產品一直在賺錢。”深圳地區的一位基金持有人曾向券商中國記者談及他當年申購跟蹤某科技類指數相關的基金產品,但持有體驗卻令他損失慘重,相關指數產品兩年來已接近凈值腰斬。

相比之下,公募發行的美股指數產品卻一直在“悶聲發大財”中大隱隱于市。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國泰基金在2010年所發行的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產品的單位凈值已超過驚人的每份6.4元,累計凈值則接近7元,自2010年4月成立以來,該基金的收益率已接近驚人的7倍。

國泰基金在納斯達克這一賽道上的成功布局,也吸引了其他公募基金的跟進。三年后,也就是在2013年8月,華安基金也推出了華安納斯達克100ETF基金,雖然入場晚了三年,但是華安旗下的這只基金也取得了接近4倍的收益率,廣發也在2015年迅速跟進,廣發納斯達克100基金的收益率也實現了2.3倍的高收益。

國泰在美股賺了7倍,華安晚了三年也賺4倍、稍晚一點的廣發基金也賺了2倍的現象,顯然刺激了更多的基金跟進布局。在更晚的時間,甚至比廣發基金都晚六年的建信基金在2021年入場美股納斯達克賽道,華夏基金在2022年4月布局,博時基金則在2022年7月進入,南方基金在2022年底殺進。盡管這些大型公募比國泰基金晚了十二年,但所推出的納斯達克100指數產品卻全部實現正收益,以推出時間最晚的南方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為例,該基金在2022年11月29日才正式成立,截至目前的入市時間不足八個月,但該基金累計收益率已超33%。

創新力構成美股優勢

關于未來的美股市場,公募基金經理也大致保持中長期的樂觀判斷。

南方基金旗下的QDII基金經理張其思認為,反映美國經濟現狀的“硬指標”表現良好。無論是生產端還是消費端都還穩健;就業總體也保持良好的狀態,尚未出現明顯惡化勢頭。美國通脹絕對水平非常高,但已經確立回落趨勢;核心通脹也已出現見頂跡象,預計此后通脹將加速下降。但另一方面,領先指標以及一些反映市場參與者信心的“軟指標”已經明顯惡化,經濟領先指數同環比均已轉負,歷史上降至這個水平后經濟出現衰退的風險較高。展望后市,他認為美國高利率對于股市的負面影響將邊際減弱,但同時企業盈利也將隨經濟走弱而出現下行,整體股市預計呈現盈利下行而估值修復的態勢,指數價格將會因兩個方向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而持續震蕩。預期二季度美聯儲結束加息后,美股價格或將重獲支撐,今年晚些時候可能出現機會。整體對美國納斯達克100指數表現短期內中性,中長期保持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公募基金經理和機構傾向于認為,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的創新優勢,有助于縮小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并助推美股的強勢。

華爾街大行高盛強調,人工智能的全面采納和普及可能在10年內每年將生產率提高大約1.5個百分點,因此,高盛預計,未來20年標普500指數每股收益的復合年增長率將為5.4%,而目前他們的股息貼現模型假設的每股收益復合年增長率為4.9%,這意味著標普500指數的公允價值將比現在高出大約9%。高盛預計今年以來僅由少數幾只大盤股領漲的漲勢將繼續擴大至更廣泛的股票標的。對于美股后續仍將上漲的邏輯,高盛給出了兩點邏輯支撐,一是AI全面普及為企業利潤增速提供重要支持,二是經濟衰退概率縮小給美股帶來強勁上漲動力。

廣發基金經理劉杰也強調,美股中存在眾多優秀公司,尤其是醫藥和科技類公司,基本具備很高的科技公司護城河效應,一般情況下,在把握全球新興機會方面具備很強的競爭優勢,從互聯網革命到生物科技革命,從日常的電子消費到全球計算機的不斷迭代,全球現代化中的很多應用都與中美此類高科技公司息息相關。根據納斯達克統計,參照與現有的納斯達克主題指數或其他相關主題指數的重合情況,納斯達克100指數在諸多熱點主題前沿領域保持暴露,包括人工智能、自動化、5G、云計算、未來出行、半導體、綠色經濟、清潔能源等,其中有62家公司近期在34個顛覆性科技領域至少儲備1個或更多的專利,具備極強的創新性,因而也構成了美國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券商中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sdnew003

相關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